首页 所情概况

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简介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前身为1959年设立的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室,1981年正式建立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1996年评为全国农业科研“百强研究所”,2002年成立江苏瑞迪生科技有限公司(与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合署办公,二块牌子一套班子),2012年9月正式更名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所。

全所现有在编人员59人,其中博士31人,硕士21人,具有高级职称29人,省级以上重点人才3人,入选院紫金人才3人,引进青年拔尖人才6人。现有创新团队5个,分别为果园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农产品保鲜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养殖环境工程与装备创新团队、设施种植环境工程与装备创新团队、农用新材料创新团队。拥有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分别为农业农村部南方果园(桃、梨)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复合材料与增材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设施水禽健康养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围绕江苏及全国设施农业重大需求,致力于果园、农产品保鲜冷链、养殖、设施种植、新材料等绿色低碳技术与装备开展研发和示范推广工作。重点聚焦江苏地方特色作物、工厂化育苗、设施种养等关键环节国内空白的短板装备和智能装备创制,开展现有装备智能化改造技术研究,构建绿色低碳生产技术体系,提升农艺和农技的融合度,为我省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持,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

“十四五”以来,全所新增课题155项,项目总经费超一亿元,获省部级奖项5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33件,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研究成果取得突破,研发了车载式果树柔性仿形疏花、基于养分探测的精准配肥深施、定向仿形风送喷雾等技术与装备,构建了果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开展了轨道式、电动自走式垫料管理作业、种鸭种蛋智能收集和标记等装备研发,构建了肉鸭生态网养和立体笼养模式;开展了“光伏+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研究,研发了新型光伏温室;研发了嫁接苗整盘夹持切削和单株切削、自走式电动蔬菜有序收获等装备;研发了智能光照保鲜柜样机,推广环境友好型抑菌技术;构建了水稻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三减三增”绿色低碳种植技术体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江苏农业强省建设要求,进一步深耕设施农业领域研究,加快农机装备成果转化,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切实为江苏率先建成农业强省作出新贡献。